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,但更持久的专注力需要被培养出来。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,只要让孩子定定心心地做完他感兴趣的事情,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。
家长不要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天然的专注力。孩子喜欢猴子,到了动物园的猴山,一看就是十几二十分钟,家长坐不住了,逼着催着孩子快走,受前面还有更好看的动物;孩子在安静的玩玩具,家长一会叫孩子喝水、一会叫孩子吃水果。父母的这些举动都是打着爱的名义破坏孩子天然的专注力。
有家长要说了,如果都依着孩子的性子来,那怎么教他进行时间管理呢?
有些孩子由老人带,老人骄纵得很,可当孩子长大开始接触外面世界以后,老人会告诉孩子这不能碰那不能摸,一会过度溺爱一会又过度保护,这让孩子无所适从,他就会觉得干脆我什么都不要干听你安排好了。这样的孩子,自控能力很差,因为长期处于他控状态下,都不知道什么叫自控。
一般来说,3岁宝宝能集中注意力3到5分钟;4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10分钟;5到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力约15分钟。这个时间是指孩子从事学习、写作业等“费神、费劲”的事情的时间。就连成人最多也只能坚持25分钟。所以我们成人做事的时候,最好的策略也是做25分钟,休息5分钟。这样精神集中的效率更高。但是在游戏条件下,2至3岁孩子的注意力可持续时间可以达到20分钟。
家长的哪些行为会破坏孩子专注力?不分时机的关心、干扰、催促。宝宝正一脸专注地在玩积木,仿佛是在做一件大工程。当宝宝玩得正兴高采烈的时候,妈妈拿了杯水过来,叫宝宝喝口水。不一会又问宝宝累不累,要不要休息一下;过一会儿又喊着让宝宝吃饭……宝宝的“大工程”计划就这样被妈妈的“关心问候”多次打断了。
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,改定时为定量。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,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(表扬、抚摸、亲吻等),并让他休息5-10分钟。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。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,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。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,自己把题目的要求、条件用笔勾出来,以防止走神出错。
平时多鼓励,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。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,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,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。要知道,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,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。
注意能力:能保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,做到说、听、看、写、想同时运用,听课效率高。
记忆能力:掌握并熟练运用至少20种记忆方法和记忆策略。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,学习更轻松,效率更高。
言语智能:具有良好的概括归纳能力及言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。
思维能力:拥有较好的创新思维、逻辑推理、发散思维、逆向思维等能力。
情绪管理:善于自我控制情绪、具备良好的心情调节能力。
合作能力:自信、独立,具有卓越的领导组织才能。